偌大的客廳堆滿了五顏六色塑料玩具,3歲的小男孩無法在每個玩具上獨立玩3分鐘以下,父母和奶奶時刻都要陪在他身邊才能保持他情緒穩定和玩耍的狀態。 毫無疑問,過多、單一重複的塑料玩具,讓這個3歲的小男孩-毛豆注意力集中非常困難。 我相信,毛豆父母和天下其他所有父母一樣,在買玩具的初心一定是為孩子好的。那麼這個“為孩子好”,是基於父母心理需要的“好”?是基於對孩子理解和觀察的“好”?還是孩子自然天性發展真正需要的“好”? 這是一個太讓父母深思的問題! 第一階段:初為父母興奮,狂買玩具表達對寶寶的愛 初為父母,最興奮的莫過於逛母嬰玩具店,遙想自己童年的缺憾,為即將見面的寶寶準備一份一份驚喜,希望能通過好玩的玩具滿足童年的缺憾。最幸福的時刻,莫過於孩子捧著你挑選的玩具憨憨地笑著,你覺得你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父母,為寶貝的笑付出一切,都值得。  第二階段:用物質玩具彌補對孩子的心理虧欠
慢慢地,縱使你想時刻陪在孩子身邊,終究母親要休完產假回去上班、父親也要把這段時間拉下的工作補上,只能託付給家裡的老人和保姆來照顧寶貝,早上一步三回頭依依不捨關上門,坐在單位的電腦前或在地鐵的手機上的你,總想再給寶貝買點玩具,既然爸媽不能陪伴,就讓最時尚、最流行的玩具來彌補爸媽不能陪伴的缺憾。 毛豆擁有玩具車有6台,小座椅有4台等。孩子每次都在相似功能的玩具中徘徊,不斷輪換玩具、機械地擺弄著塑料很難集中注意力,也更談不上在功能齊全、色彩豔麗、聲光電的玩具中發展想像力。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第三階段:俯身觀察孩子,一切新事物都是好玩具 慢慢你開始困惑,孩子好像對花錢買回的五顏六色的玩具越來越不感興趣,反倒對家裡的瓶子、牙刷、拖鞋、塑料袋興趣盎然。一件不起眼的生活用品,都是孩子眼睛的好玩具。重複一個蓋瓶子蓋的動作,可以讓孩子專注玩一下午。原來,在孩子眼裡,一切新事物都是好玩具!原來,在孩子心裡,你的陪伴勝過形式上最潮流的玩具。  第四階段:跟著孩子腳印,自然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和孩子相處久了,你會驚喜地發現,孩子更喜歡天然材質的玩具,玩水、玩沙、玩土、玩石、玩泥巴。陪孩子一起閉上眼睛,細細撫摸沙子的細膩、水滴的觸動、泥巴的柔軟對感知覺的震撼和對想像力的衝擊,突然發現原來,沒有孩子,你都已經這麼久沒親近大自然,你走的太急都忘記了水和沙的細膩如人心,你都忘記了橡皮泥原來可以捏出世間萬物。感謝孩子-這個自然的精靈,帶領著你重回到大自然的質樸和蔥綠。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尤其在這個陰霾的下午,多麼懷念和孩子在大自然的日子。 回顧我自己買玩具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狂買玩具表達對寶寶的愛,再到蹲下身觀察寶寶的視覺下的“一切新事物都是好玩具”,慢慢停止用物質來彌補心理對孩子的虧欠,再到跟隨寶寶閉上眼睛摸自然材質和大自然的水、沙、土、石,意識到自然給我們感統覺帶來的細膩感受和塑料功能玩具比不上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其實不是我買玩具逗孩子玩,而是孩子通過玩具教我如何跟隨自然感受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