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寶的副食品,一般是從稀狀進階到稠狀再到固狀,按照步驟循序漸進,對於寶寶來說,也許能稱作是人生初階段最重要的學習,而且副食品的初體驗是和媽媽一起,安心感十足。 這次來做一個總整理,用淺而易懂的方式來讓新手媽媽趕快上手,妳會遇到的疑問、想知道的副食品情報。 做「副食品」不是一件困難的事,請不要有焦慮的心,讓我們一起給寶寶創造健康又美味的營養副食品吧! 01.初次做副食品,媽媽常發的疑問?  02.快速認識 4 階段寶寶副食品 
隨著寶寶一天一天的成長,所需的營養來源也日漸增多且變得更加多元。 母乳雖是寶寶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但約在 4-6 個月左右,奶水已經漸漸無法滿足寶寶,因此寶寶有開始想吃食物的「慾望」。 所以除了母乳與配方奶為主食外,這時期應開始給予寶寶ㄧ些「固體」食物,營養才會均衡且充足,這就稱作「副食品」(即離乳食)。 然而「副食品」的登場,新手媽媽會遇到什麼樣的難題與狀況呢? Question .觀念篇  01/ 為什麼不一定要在 4-6 個月左右給寶寶吃副食品? A1:寶寶的體重滿出生時的兩倍,便可以開始給予他適當的副食品。 A2:寶寶對食物表現出高度興趣,出現想要吃的動作與反應也可開始給予。 02/ 為什麼吃固體食物需要練習? A:吃固體食物的一係列動作,須經由練習學會,寶寶會隨著階段不同而進步。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03/ 為什麼寶寶拒絕食物時需再多試幾次? A:寶寶符合餵食副食品的期間,恰為寶寶厭奶期,需鍥而不捨多試幾次。 04/ 為什麼副食品一次只能給予一樣? A:副食品一次只能給一樣,並要試個 3-5 天,確定寶寶不會過敏,才能開始下一種。 05/ 為什麼寶寶吃副食品後,對奶的需求量降低呢? A:副食品愈吃愈多時,對奶的需求量自然就會開始減少,奶量可斟酌給。 06/ 為什麼寶寶 6 個月大後才能補充水分? A:寶寶 6 個月大後,開始接觸副食品,攝取奶量較少時,才需要補充水分。 Question .食譜篇  07/ 為什麼寶寶 4-6 個月可從米糊開始吃? A:米糊俗稱十倍粥是低過敏源的食品,通常最適合做為寶寶的第一道副食品。 08/ 為什麼寶寶 7-9 個月可嘗試稀粥? A:這時期寶寶開始長牙,可以慢慢接觸軟性固態食物,如稀粥 (六倍粥)。 09/ 為什麼寶寶 9-12 個月之後食物多元,要開始讓他自己吃飯? A:這時期寶寶已具有自己吃飯的能力,示範正確動作讓他學習自己吃。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10/ 為什麼寶寶的食物應從沒味道開始? A:一方面讓孩子品嚐食物的原味,另一方面不要增加寶寶腎臟的負擔。 11/ 為什麼寶寶的副食品順序有規則? A:預防過敏。如副食品順序米糊類→蔬果→蛋白質,從低敏源至高敏源。 12/ 為什麼 1 歲之前盡量不要給寶寶高過敏源的食材? A:高過敏源的食材,1 歲以前免疫力尚未發展完全較不適合,如蜂蜜、牛奶、蛋白等。 Question .產品篇  13/ 為什麼副食品要搭配正確安全的寶寶餐具? A:因寶寶手部的抓握能力尚不完全,應選摔不破又無毒耐熱的餐具。 14/ 為什麼媽媽要擅用副食品器具? A:副食品器具能幫助媽媽加速副食品的製作,省時省力。 15/ 為什麼副食品可以事先做好冷凍起來呢? A:媽媽時間不足,可事前把副食品製作起來冰冷凍,要給寶寶吃時在使用電鍋蒸熟。 ▼番外篇─副食品冰磚  製作副食品「冰磚」的好處多多,不但可以讓寶寶享用到多元的菜色,也有助於銜接一歲後吃固體食物的習慣,最重要的是,能讓繁忙的媽咪可以快速完成寶寶每餐的飲食,不僅讓寶寶吃的安心,媽咪在時間的掌控上也會比較有彈性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