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鴿子醫生
3歲以下的寶寶每日睡眠時間可長達十幾個小時,良好的睡眠有助於骨骼、肌肉以及大腦的發育。可是,寶寶不是所有的“覺”都能睡,如果睡錯了,有可能對寶寶的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寶寶不宜睡懶覺

很多媽媽認為,寶寶能在較短時間內發育到嬰兒階段,全是因為睡眠充足的功勞,認為寶寶睡眠時間越多越好。事實上,睡覺雖然可以促進身體生長,但應有一定的規律。一天之中在15點`19點、19點~23點、23點~次日3點,這三個時間段內,身體臟腑和肌肉骨骼處於發育階段,睡覺有助於促進身體發育。但到了早晨後,身體發育就陷入了停滯狀態,寶寶睡懶覺非但不會長高,大腦還會因為睡眠中樞過於興奮而使其他中樞出現“痹症”,即起床後昏昏沉沉無精打采,記憶力和理解能力也會明顯降低。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寶寶不宜睡回籠覺

回籠覺就是寶寶睡醒後又很快再一次進入睡眠狀態,有的時候剛起床就又躺下睡覺,有的時候是吃完早餐後立刻鑽進被窩裡。古人雲“醒則眼未開而心先開”意思就是當寶寶真正醒來時,即使眼睛還未睜開,心神就已經完全蘇醒,如果此時再睡回籠覺,只是身體進入睡眠狀態,但大腦仍然會運轉,因此再醒來之後反而更加疲倦。長期如此,寶寶會出現反應遲鈍、記憶力差等問題。
3個小妙招,防止寶寶睡懶覺和回籠覺!

1、將寶寶喚醒之後,不要立刻讓寶寶起床穿衣,可以跟寶寶交談。如早餐想吃什麼,中午要做什麼遊戲,下午一起去公園等等,調動寶寶的積極性,讓寶寶忘記睡意。

2、寶寶起床後,首先鼓勵寶寶自己把被子疊好。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疊被子越費勁越好,這樣當寶寶再回來睡“回籠覺”時,就會想到剛才疊被子的辛苦,打消再睡覺的念頭。

3、吃完早餐後,可以讓寶寶幫忙收拾東西,如將刷好的筷子放回筷子籠,將掉落在桌子上的米粒扔進垃圾桶等,既鍛煉了寶寶,也打消了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