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是古老的漢族傳統面食,相傳由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距今1800多年)。包子這個名稱的使用則始於宋代,《燕翼詒謀錄》:「仁宗誕日,賜?臣包子。」包子後注曰:「即饅頭別名」。饅頭之有餡者,北人謂之包子。包子一般是用面粉發酵做成的,大小依據餡心的大小有所不同,最小的可以稱作小籠包,其他依次為中包、大包。常用餡心為豬肉、羊肉、牛肉、粉條、香菇、豆沙、芹菜、韭菜、豆腐、木耳、乾菜肉、蛋黃、芝麻等,出名的有天津狗不理包子、開封小籠包、開封灌湯包、商丘永城薛湖牛肉水煎包、廣東叉燒包、上海灌湯包,杭州小籠包,等等。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家常菜譜網用料
面糰材料:
中筋面粉320克
溫水160克
酵母4克
無鋁泡打粉4克
鹽1克
糖2克
餡料材料:
瘦肉糜
大白菜
紅薯澱粉(即山粉)
生抽、老抽、糖粉、植物油
美食菜譜大全大白菜肉包----超快手的做法
將酵母溶於溫水,面粉、糖粉、鹽、泡打粉混合均勻,再加入到酵母水中翻拌到基本無乾粉狀。
用手將面粉揉成光滑的面糰,再揉成長柱形,平均切成11個劑子,蓋保鮮膜醒一下。
在醒面的時候開始製作餡料。瘦肉糜加紅薯生粉、生抽、老抽、糖粉,攪拌一下,再套上一次性手套,將肉捏均勻,再分兩次加入點植物油。大白菜切成碎,加鹽捏一下去水,再倒點植物油上去,讓大白菜沾滿油,再將大白菜跟肉混合用手捏勻,此時餡料有粘性有點彈性。
把醒發的面糰一個個搟成中間厚周圍薄的面片,把餡料一個個包進去,捏好,蒸籠上墊油紙,醒發二十分鐘。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冷水上鍋蒸十五分鐘,蒸好後等三分鐘再揭蓋享用!還冒煙的呢~~~
裝盤開吃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