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工作只為了掙錢,那麼你永遠掙不了大錢 2015年員工目標指數調查研究表明,28%的員工是有目標的, 我們將他們歸為「無論從行業還是從職能來看,最有價值、最具潛力的員工」。 我們將其稱為「明確的目標」(Big Why):比賺錢更大的目標。 28%的員工擁有「明確的目標」 他們的主要驅動力為: 1.個人成就 2.服務他人 相反,其他72%的員工的驅動力為: 1.地位 2.升職 3.加薪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目標驅動型員工.。在這次調查中,出現了一些令人驚異的事情。 28%的目標驅動型員工所掙的錢,並不比其餘72%的金錢驅動型的員工少。 這些目標驅動型員工來自各行各業,並且分佈在各個年齡階段。
 
 | sponsored ads |  |  |  | sponsored ads | 
 
 調查表明: 「不管使用哪種衡量標準,目標驅動型員工所獲得的結果比其他人要好。」 他們在工作時更加快樂,做得更好,受到的評價更高, 他們更有可能成為領導人(掙的錢更多) 快樂在於過程中,72%的金錢驅動型員工可以做出改變, 然而這種改變是快速的,而不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改變的。 
 (圖片翻攝自 網路) 快樂在於過程,而不在於擁有。 20年來,我買了大約6、7個立體聲裝置, 我不斷尋找更好的收音機,在我尋找收音機的過程中比擁有收音機時更快樂。 明確的目標可以讓你做很多事情,並不一定是些大型的目標, 如解決世界性饑餓問題。明確的目標是持續的, 一件不是為了賺錢也會主動去做的事情。
 
 | sponsored ads |  |  |  | sponsored ads | 
 
 有明確目標的員工不需要任何人來鼓勵他去工作。 況且你也沒法真正的鼓勵他們去工作, 你所能做的只是強製他們不讓他們工作, 如果工作環境與他們的目標不符,他們會選擇離開。 一生之中,我們註定要做一些重要的事。 每個人每天都應該因為自己的追求而起床, 你的追求比掙錢重要。 對公司來說,這項調查意味著什麼? 這項調查建議公司應該與員工之間建立聯繫, 而不應該把他們當作「資源」。 老闆應該知道如何工作才能幫助人們建立聯繫, 提高個人影響力,不斷成長成長, 而不是地位、升職和加薪。 在培養目標趨向型高級員工方面, 將會引爆一場新的戰役, 公司爭先恐後在想該如何製定招聘機製找到這些人才。 你可以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 sponsored ads |  |  |  | sponsored ads | 
 
 今年,是目標驅動的一年。 找到一種除掙錢以外的原因去上班,這樣既能促進工作,也能促進家庭生活, 促使你在艱難的時期依舊可以起床去工作。你會更加快樂,形成更好的人際關係, 更加積極上進,比之前追逐地位、升職和加薪時能掙更多的錢。 2016年,找到自己的明確目標,不斷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