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會在說話、思考的時候,無意識且反覆的出現「咬手指甲」、「捲弄頭髮」等動作,其中,「咬手指甲」這個行為,更成為心理、精神科醫師研究的現象。而民眾平常有「咬手指甲」的習慣嗎?為瞭解國人「咬手指甲」的習慣,故波仕特針對此議題進行調查。

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網針對1,722位受訪者詢問「請問您有咬手指甲的習慣嗎?」,結果顯示以「完全沒有」的受訪者占最多數,約為整體受訪者之64.1%;其次則為「曾經有,現在已戒掉」,約占20.9%;「有,且想戒卻戒不掉」則為第三,占8.5%。從調查數據中可得知,超過六成(64.1%)的民眾「完全沒有」咬手指甲的習慣;而曾有「咬手指甲」習慣者,近六成(58.2%)「現在已戒掉」;各有約兩成民眾「想戒卻戒不掉」(23.7%)或「沒想戒過」(18.1%)。

一般來說,「咬手指甲」被認為是一種壞習慣,不僅影響行為的美觀,也連帶把指甲上的細菌吃進體內,影響身體健康。然而,您知道其實「咬指甲」不是壞習慣,而是「完美主義」的象徵嗎?根據精神科學的研究指出,要求完美的人較不易放鬆,對於未能達成目標、感到沮喪時,「咬手指甲」成為其調節緊張、焦慮、挫折情緒的「反覆性行為」。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所以,如果您是「想戒卻戒不掉」咬手指甲習慣的民眾,別忘了好好檢視自己的心理、情緒狀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