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理上說,晚睡對身體健康不利,並且有一些研究表明,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的光照,加上拖延睡覺所帶來的個人控製感的喪失容易引發抑鬱情緒!
(1)為什麽我們睡前會存在玩手機和平板的行為呢?
[第一、不困]
肯定是你不困,一個渴望睡眠的人是不存在這種情況的。
[第二、認識不到危害]
睡眠不足的危害會在很長一段時間才會顯現出來(當然在乎自己皮膚的女生可能會比較容易入睡),並且身體不好也是自己的承擔,
不像其他的任務一樣有人監督,不會有外界的力量來約束自己,很多人將自己的健康作為隱性的資本來揮霍。
[第三、惡性循環]
從開始入睡到進入到睡眠的第一階段需要一定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心律、血壓降低,大腦中很多運行的係統開始降低運行速率,而負責睡眠的大腦部分開始工作。
從清醒到入睡所需要的時間個人之間的差異還是挺大的,比如很多存在註意力和情緒問題的人入睡所花費的時間要長一些。想象你大腦裏有兩個小人,一個是執行其他功能的A,另一個是執行睡眠功能的B。
他們之間存在著相互抑製的關係,在睡覺前A越興奮,B 的工作越難做,越難以入睡!很多人在上床前也是在玩手機或者平板,A處於一個比較興奮的狀態,終於良心發現決定上床後,
發現自己很難入睡,如何打發無聊的時間——繼續玩手機和上網。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這樣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越玩越難以入睡,越睡不著越玩。
[第四、逃避自我]
睡前玩手機和平板的孩子,請別否認你們那顆寂寞孤獨冷的心。人們其實很怕獨自一個人過一段時間,哪怕就是從清醒到入睡這樣的一段時間。夜深了,你閉著眼睛,沒有睡意
突然往事和煩惱襲來,你不想考慮,不想思考,隻想逃避,甚至認為自己這樣想下去肯定會失眠。你睜開眼,摸索出手機,看著他人的生活,想著也許就能慢慢睡去。
(2)為什麽讀書可以促進睡眠而刷網頁反而危害睡眠。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這兩者都是信息的載體,他們之間的區別在於註意力。讀書需要專註,需要思考和深層的加工,運行的大腦係統比較少,比較深入,容易感覺疲累,容易入睡。相 反,上網,
特別是刷微博等行為是需要分散註意力的。從一個話題蹦到另一個話題,很多腦區都激活,但是加工都比較淺,不容易累,時間過的也快,不容易入睡。
(3)如何做。
不要將手機和電腦帶上床;可以選擇讀書或者其他促進睡眠的方式消磨時間;擁抱那寂靜的夜晚吧,把自己放空,放輕鬆,不緊張,不害怕;另外度過有意義的白天,晚上會讓你睡的更香,請不要在睡前懲罰白天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