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學走時你必須在周圍保護他 而不是叮嚀他小心!那些話不能跟寶寶說 說了恐怕會誤導寶寶!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小孩學走時你必須在周圍保護他 而不是叮嚀他小心!那些話不能跟寶寶說 說了恐怕會誤導寶寶! 觀看人數:224  

 

小心、好棒、不要哭,這些話竟然也不能隨便和寶寶說

最近一個月,小D的認知老師經常和我們一起去playroom玩,playroom裡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不少媽媽和自己寶寶的溝通,有時認知老師就會教我,哪些做得比較好,哪些不好。

作為新一代的父母,我們應該已經不會再對孩子說,“你是垃圾桶撿來的”;“我不要你了”;“你怎麼不像誰誰誰”這樣的話了。但讓我沒想到的是,有些我們平時經常說的話,竟然也有可能會對寶寶有不好的影響。

1、“沒事的/不要哭!”

當寶寶摔倒了大哭時,新時代的家長習慣安慰寶寶說,“沒事的/不要哭”,來告訴她可以堅強一點。這麼簡單的一句看似鼓勵的話語,其實是很殘忍的。我們完全忽略了寶寶的情緒,她們哭就是因為她們“有事”,如果只是簡單說,“沒事的/不要哭”,會讓寶寶感覺更加糟糕。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正確的做法是,我們需要説明寶寶認識到她們的情緒,同時幫助她們正確處理。首先,認可她們的情緒,“我知道,這一跤摔得很嚇人,你很疼對嗎?”。然後教她們處理的方法,“我們一起揉揉,揉了就不那麼痛了”,最後可以再給她一個擁抱。

2、“讓我來幫你”

當寶寶無法搭一個積木塔或者無法完成拚圖時,即使她還沒向我們求助,我們都會迫不及待地說,“讓我來幫你”,然後給孩子代勞。我們這樣的“熱心”,不僅剝奪了孩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很多父母都會有疑問,孩子玩耍時,什麼時候我需要介入?其實,最簡單的一個標準就是看孩子是否有求助。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當孩子沒有求助,而是自己在摸索時,我們可以做個旁觀者。當孩子開始出現沮喪,或者向我們求助時,我們可以參與進來。但要注意的時,不是馬上提供幫助,而是提供啟發式的問句,“你覺得那塊大的拚板是不是應該放在底部?你覺得如何?我們試一下吧。”或者手把手和孩子一起完成,而不是“代勞”。

3、“好棒!”

當寶寶掌握一個新技能或者取得進步時,我們總是自然地會表揚,比如“好棒”、“真聰明”等。這些表揚的話其實是很抽象的,它沒有告訴孩子為什麼她們得到了這樣的表揚。長期以往,會讓孩子把自己努力的動力過於依靠在我們父母的肯定上(“我所有的努力是為了得到父母的表揚”),而不是孩子自己內在的激勵 (“我努力是因為我喜歡做這件事/我可以成長”)。

正確的做法是,每次表揚時要更加具體,聚焦在孩子的努力和成果上,而不是泛泛的表揚。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比如,“小D剛剛把積木放進了玩具盒裡,幫助媽媽整理了,真棒!”

4、“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陌生人”對於孩子來說是個很抽象的概念。孩子的世界是天生就充滿善意的,如果一個不認識的人對孩子好,他們不會把他歸類為“陌生人”。同時,有些孩子還會對這個概念理解錯誤,從而拒絕員警或者消防隊員的幫助。

正確的做法是,與其說一個抽象的概念,不如和孩子討論不同的具體場景如何應對。比如,“如果有個不認識你的人給你糖,並且要帶你回家,你會怎麼做?” 讓寶寶先說她會怎麼做,然後告訴她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同時,由於目前越來越多的兒童侵犯事件都是熟人進行的,我們還有必要告訴孩子,“有任何人讓你感覺難過、害怕、疑惑,你應該立即告訴媽媽。”

5、“小心!”

當寶寶剛剛學會一些新技能,想要獨立爬上滑梯或者走過平衡木時,我們總是緊張地大叫,“小心!”。 但我們沒有意識到,這個叮囑本身卻會讓寶寶更容易摔倒,因為我們的話讓她分散注意力了。

正確的做法是,如果寶寶正在進行的活動讓我們感到緊張,不要大叫,而是靠近孩子,在她周圍保護她,防止她發生意外。當她完成這個活動後,可以展示給寶寶看,怎麼做才是更安全的。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6、“不吃完飯沒有霜淇淋/動畫片”

隨著孩子年齡增大,這樣的話應該也很常見吧。 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偏好,開始和我們父母進行“討價還價”了。我經常聽到父母這麼說,本意是希望讓孩子可以好好吃飯。但他們沒有考慮到,這句話本身就是在強調“霜淇淋/動畫片”比正餐更好,所以孩子必須先吃完飯才有這樣的“犒勞”。 長期以往,孩子會更加期待霜淇淋/動畫片,而更加反感正餐。

正確的做法是,改變一下說話的語序,“我們先吃完飯,再吃霜淇淋/看動畫片”。 儘管只是非常細微的變化,但我們並沒有誇大後者的愉悅感,只是告訴孩子,她需要先完成正在進行的事情。

7、“你快點!”

當我們急著要出門,但孩子卻還在慢慢悠悠吃她的早餐,或者還在樂此不疲地玩汽車。這時我們都會脫口而出,“你快點!”,有時甚至直接把孩子抱起放在推車上出門了。這種“簡單粗暴”的行為,勢必會讓寶寶大哭,反抗,要下嬰兒車。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對於小寶寶來說,她們還沒有很好的時間概念,這麼說其實是無效的;而對於大寶寶來說,這麼說無疑給孩子帶來焦慮,甚至還會有抵觸心理。

正確的做法是,提前打招呼,“再過10分鐘,我們要收拾玩具,然後換好衣服要出門了哦。”這樣給寶寶一個鋪墊,讓她可以預期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然後,把希望孩子“快點”的行為轉換成遊戲,比如,“我們一起來比賽,看誰可以先穿上鞋子/吃完早餐!” 這樣做,既達到效果,又讓孩子更加容易接受。

8、“你要把玩具和其他寶寶分享”

1歲左右孩子開始自我意識萌芽,慢慢開始形成“物權意識”,也就是知道“我的”概念。2~3歲時是物權意識敏感期,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她們是無法理解“分享”的概念的,他們不會理解明明是“我的”,為什麼要給別人。如果這時,家長一味強調“分享”,甚至亂貼標籤“小氣”什麼的,會影響孩子今後獨立人格的形成。

正確的做法是,家長首先要明白先讓孩子懂得“擁有”,才能讓他們今後學會“分享”,這和孩子成長過程中其他的發展都是一樣的,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遇到需要分享玩具的情況,可以對孩子說,“我們輪流玩,現在小D在玩,等到牆上時針指到3的時候,Mia玩。”使用詞語“輪流”,而不是“分享”,同時可以適當給孩子訂立一些規矩(比如時針的概念)。

語言溝通是門藝術,和寶寶的語言溝通更是一門藝術。同樣的表達意思,如何和寶寶說,才能讓孩子聽進去,並對她性格心理發展有長遠的正面影響,這裡面也有大學問。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文章尾

熱門推薦

熱門推薦

 

01廣告刊版插入



這裡滾動定格

關於 EZ生活


EZ生活 一個創新多用戶部落格平台。網友可以在這裡免費創建自己的部落格頻道!分享學習的經驗。

華人最大的內容分享平臺!

重要聲明:ezp9.com分享生活網,本站所有文章由會員即時發表,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所有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ezp9張貼的文章。 由於本站是受到「即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如有不適當或對於文章出處有疑慮,請聯絡我們告知,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撤除。
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瑱妥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
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 聯絡我們 | ,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
使用注意事項使用規則Facebook隱私權條款隱私條款侵權舉報著作權保護聯絡我們廣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