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和卵巢癌,是女性最常見的四大惡性腫瘤中的兩種,發病率僅次於乳腺癌。其中全世界每年死於宮頸癌的有20萬人,占女性生殖係統惡性腫瘤疾病的73%-93%,是威脅婦女健康的主要疾病。

據權威資料統計顯示,全世界每年新發病例超過40萬,我國每年宮頸癌新增患者約13萬,占全世界發病人數的1/3。
一般來說,最容易患宮頸癌的年齡段是40歲,其次是50歲,但近幾年發病年齡發生了明顯變化。一方麵是30歲年齡段的發病率增加,另一方麵是20歲年齡段的發病率日漸增多,甚至在產前門診中偶然也能發現孕婦患宮頸癌。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幾乎所有的宮頸癌患者都伴有人狀瘤病毒(HPV)感染,這個病毒絕大多數是通過性行為傳播,因此有性行為的女性是宮頸癌的主要人群。
但宮頸癌不像其他性傳播疾病那樣感染後會迅速發作,而是經過一個很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可達10年。因此,要密切關注宮頸癌發病前的症狀,做好預防工作。

1、宮頸接觸性出血、陰流血是宮頸癌的早期信號:
這種情況早期多為接觸性出血,發生在性生活或在婦科檢查後,後期表現為不規則陰流血。這類發病人群主要體徵為:早年分娩、多產、性生活早、有多位性伴侶等。這些均為宮頸癌的危險因素。
有不潔性生活、或性伴侶比較多的年輕女性是這種發病原因的主要群體。去年夏天,在江蘇某醫院內接診了一名19歲少女,診斷後發現患上宮頸癌前病變:子宮頸上皮內瘤變。原來女孩已換了3任男友,做過一次流產。

2、頻繁「尿失禁」,原來這是宮頸癌的徵兆:
宮頸腺癌引起的陰排液和尿失禁還是有區別的。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一般壓力性尿失禁會在打噴嚏、咳嗽、提運重物等壓力增加的情況下出現,然而宮頸腺癌引起的陰排液卻是持續性的,並且排液量非常多,往往能夠浸濕內褲。
據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宮頸科張宏偉副主任醫師介紹,以「尿失禁」為症狀前來就醫,卻查出宮頸癌的患者正在逐年遞增。
這一類型的宮頸癌叫做「宮頸腺癌」,之前在宮頸癌中的比例只占到5%左右,但近年來發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達到20%左右。

最後教給大家幾條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宮頸癌的飲食健康,通過健康飲食更好的增強身體免疫力:
西紅柿是對女性預防癌症有很多幫助的常見蔬菜,這要歸功於西紅柿中的番茄紅素。
番茄紅素是一種類胡蘿蔔素化合物,具有抗氧化的特性,也是人所熟知可以作為對抗自由基傷害的鬥士,同時可以預防宮頸癌。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攝取富於番茄紅素食物的女性比起少攝取的女性,較少患子宮頸發育不良。
有研究表明,番茄紅素是與宮頸癌呈強負相關的唯一類胡蘿蔔素,它可以通過抑製癌細胞的磷脂質代謝,調節腫瘤抑製基因,降低腫瘤的發生率,抑製腫瘤癌細胞的增殖。
|